出租车的钱被谁拿走了

垄断是出租车行业问题祸根

无论是公众普遍为之痛苦的打车难、态度差、价格高,还是出租车司机们反映的“车份钱”居高不下、司企关系紧张、黑车屡禁不止,以及政府部门头痛出租车、担心出租车的问题。归根结底是中国出租车业,一个完全可以市场化的行业一直没有打破垄断格局。

也就是一直沿用计划管制的模式,即数量控制的手段在管理着这样一个完全可以市场化、自由进入与退出的服务行业。

城市出租车的投放不是根据市场需要,而是根据领导决定,人为的设置市场准入条件。不是充分放开市场进行自由竞争,导致物以稀为贵,由权力垄断泛生的经营权,凭空获得巨大价值,温州深圳等地出租车经营权居然高达150万元。从而产生了一个依仗权力生存的“权力寻租者”群体,即所有出租车经营权拥有者群体。

正所谓是:“富了老板,肥了官员,亏了国家,苦了司机,坑了百姓。”

车主坐享垄断暴利。谁持有稀缺而垄断的出租车经营权,谁便坐享源源不断的权力红利,而非经营收入。即富了持有牌照的人,肥了发放牌照的人。无论是公司与个体车主,拥有经营权力者拥有财富。经过对众多城市调查发现,在发达的地级城市,拥有经营权,同时自己经营的出租车主,单车每年净获利可达6万元,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获利更高。

亏空国家,还要揩损国家。国家与经营者的核心关系是税,出租车业税收贡献十分可怜,平均每辆年税收约2000元,即整个中国出租车业每年税收约20亿元。而这样一个垄断暴利行业,这些年平均每年国家财政却要发放燃油补贴达60多亿。实际是用公众的钱补贴公众利益的垄断掠夺者。

对没牌照,出卖苦力的司机而言,一方面因为“别无他店,唯有我车”的垄断格局造成司机大面积存在拒载、挑客、甩客,甚至强行拼客等霸道与抢劫行为;另一方面,他们又普遍面临牌照所有者公司或车主的高额“车份钱”之盘剥,处境艰难。

最终最大的受害者是沉默的消费者,消费者不仅得不到好的服务,即便是服务很差、价格很高的出租车常常也难以打到。[详细]

打破出租车行业利益格局势在必行

近日,北京公布了[《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》]。针对目前北京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,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。

李克强总理曾说,“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”。北京出租车行业利益格局固化已久,无论是公众、媒体,还是相关从业者,呼吁改革多年,遗憾的是进展不大。出租车行业利益格局调整之难,可见一斑。

现在,理顺出租车行业管理与定位,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,打破出租车行业利益格局,势在必行。对于那些出租车行业的既得利益者来说,尤其应该明白这一点。

出租车行业的问题,其实也是改革“深水区”中的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说,“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。要敢于啃硬骨头,敢于涉险滩。”李克强总理说,“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”。

不管出租车行业的“水”有多“深”,这块“骨头”有多硬,深化改革就不能不触及某些人的利益。那些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人,必须要作出让步,接受新的制度和规则。

调整旧有利益格局,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打破现有出租车公司的垄断,同时规范监管出租车企业,改革原先的承包制和“以包代管”。出租车公司不能只收份儿钱,其他都不管。 [详细]

在份子钱这座大山压迫下,出租车如何能跑起来?打破行业垄断,必须打破垄断利益,打破垄断利益,请从减少份子钱开始吧。 转发到微博

往期回顾

更多>>

第246期:中国人不需要“裸官”服务

中国不缺人才,我们不需要“裸官”,也不信任“裸官”。

第245期:捂住钱袋子管住公款败家子

正是因为预算体制不健全,公款才无法从根源上截流。

第244期:收费的凤凰不如鸡

以收费求涅槃的凤凰也将沦落为被杀死取卵的鸡。

第243期:别让唐僧墓成了唐僧肉

炒作文化概念,推高地价的模式,无疑是对历史遗产的一种破坏。

调查

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?
很好,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
还行,有一点道理
一般,没什么新意
很差,以后再也不看了